明心见性与窍诀

 

  明心见性是整个修行中最为核心的部分,它是指,你如何找到修行的核心,知道什么是实修,并知道如何具体操作去修,是禅宗里对“唯一重点”的一种称呼,无论你是否懂得明心见性的意思,这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词语,你都应该有愿望让自己能到达这个境界。如果我们最平易的解释它,就是见到“真实的自己”。

  一直以来,人们的对这个词语赋予想象,在想象中,祖师们千辛万苦的求道过程,让人们知道明心见性的“重要”,于是理所当然认为明心见性是很“难”的,这是魔王的第一个欺骗,明心见性非常重要的,但却一点也不难。在生活中,魔王处处欺骗你,你要留心!魔王就是你的头脑。

  对没有明心见性的人,明心见性这个词语代表一种“窍门”,通过这个门,凡夫和圣人被区分开,愚痴和智慧被区分开,一瞬间,犹如夜空下忽然抬起头,看见有一轮皎洁的明月,明心见性就是一瞬间看见自己的本性。 

  偶尔通过看书,你也可能会闯入明心见性的境界,这就是佛陀曾经说,会化身为文字的意思。有时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,你也会出现明心见性的类似现象,但多数人不能认知,没有引起足够重视,就把珍宝轻易的丢弃了。只有那些被正确教育过的人才能把握和重视。

对已经明心见性的人来说,明心见性是一种心境,或是一种真实的“感觉”,当我们用“感觉”这个词语不是指明心见性属于“受”的范畴,而是指明心见性的悟境会被真实的感觉到,那一瞬间你会变得确实不一样。无需对这个词语太较真,更无需为这些词语而辩论,词语用的不太恰当是因为语言本身就有缺陷,只要你能明白真实的意思就好。相对陷入思想之囚笼来说,“感觉”这个词语可以救你。

  在正确的修行之后,明心见性起初仅仅是一个窍门,后来明心见性是你的证悟,这两种现象你都会经历,先后而来。

  明心见性是一种无法描述的状态,但却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到达,就像月亮是无法被抓住的,但可以被指出和认知。这个词语的意思也非常明确,就是见到了万物的本性、见到了佛性、或见到了空性……

  遮蔽你的本性的,正是你的头脑,惯性的思想正是你的业障,一个师父懂得如何击溃你的头脑,让你从知识和思维中跳出来,犹如菩提达摩对慧可所说:把心拿来,我给你安上……那么你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心,当你切实去寻找的时候,哪有不领悟的道理?菩提达摩就用这句话,拨开了遮蔽慧可佛性的乌云,心性的明月,一瞬间当空显现。

  任何超越“头脑成见"的话语和行为,都会为你打开解脱之门。一瞬间,大脑停止,一个空白而又明了的瞬间出现,这样就发生了一种叫明心见性的现象。一个禅师,他可以强行把你带入到明心见性之中,这种指见从来不拘一格,也没有规则可寻,完全按照当时的情境而决定。禅师就是那个善于指见月亮(你的自性)的人。在迷茫不知道如何修行的时候,你要寻找这样一个禅师做你的向导。

  在西藏,禅师会被称为“金刚上师”,明心见性会被称为“彻却、脱噶”,禅宗则被称为大圆满或者大手印,有时也被称为中观,在南传的原始佛教里,被称为观照或者毗婆舍那,唯识论则称为大圆镜智……其名称繁多,但仅仅如此。实修者会超越名相和语言,文字可以被利用,但不应限制到你。

  现在放弃你曾经对明心见性的所有想象吧,记得,你永远不能到达你曾经“想象出来的”那个明心见性,而尝试在此时此地,在当下,这一瞬间,来体会空而明了的感觉。我们推荐一些可能令你明心见性的窍诀,需要明确的是,窍诀不是见性,窍诀是指月的手指,是渡河的舟船,手指不是月亮,但你按照这些窍诀去做,就一定能明心见性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就象你顺着手指,一定可以看见月亮。坐上舟船就一定可以到达彼岸。

  当你看见月亮时,当明心见性发生时,手指可以被忘记,窍诀也可以不再需要,这是个很自然的过程,不需要特意忘记窍诀和方法。因为在初入门的阶段,当你因为旧习而失去了月亮,要重新顺着手指去看,犹如你第一次见,可以再次这样去见,这就是实修的过程。悟后起修就从此开始,你要时刻保持在心性上,无论何时,说要“保持”是针对你总是丢了“觉”的习气而说,所以不要对保持这个词语起疑惑,不要认为“保持”违背了无为,恰恰相反,你保持的正是“无为”。

  窍诀是具有力量的,要善加利用。任何时,当你因为各种原因,失去了境界,从窍诀找回。除了安住你的明心见性的境界,你需要熟练这些窍诀,以能利益后来的修行者,此为大乘行者不舍众生的方式。把窍诀授予成器之人,佛法永不断灭。

  自古以来,修行成功的人,至少具有两种特质,一则具有明心见性的因缘,二则能具有坚持不懈的习惯。把修行融入生活,在生活中你就在修行,把修行变成生活,活着就会一直修行。不以任何理由中断修行的生活。前者因为佛陀或者师父而得,后者是你自己的努力。奇妙之明心见性之法,即是无为,又必须努力,“无为”和“有为”,如此依赖和矛盾,唯有实修者知。

 

——独行者     

 

  下面这些方法,要边看边体验,或者专门拿出一个方法,多体验几次,以熟悉这个过程,在体验时,也许会产生一些细微的感觉。并最终明白这些方法的内涵。在八万四千个方法中,只需要一个方法就足够了,但因为人们的习气不同,对不同的方法感应不同,那么你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,或者最喜欢的、最容易的……有时候修行到某个阶段,头脑对单一形式会厌倦,你也可以适当换取另外的窍诀,继续坚持。每一个窍诀方法,就是一个门,从任何一个门走进来,房间内的场景都一样。一旦走进来,所有的境界的效果也是一样的。所以你不应该幻想另一个窍诀会有不同的境界。

  或者你以某一个窍诀为主,在需要的时候,以另外几个窍诀为辅助,让这样的修行方式贯穿一生。当你最熟悉某个窍诀时,这个窍诀变得非常有力量,重复的使用和练习,一直到你极其自然并感觉永不再忘记的程度。

  极少的现象,偶尔也或者确实有人从任何一个窍诀里都没有找到感觉,那么你可以去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,找一个僻静之处,继续仔细体会这些方法带给你的体验。在你多次尝试这些方法后,依然自感没有收获时,去寻访一个明白的人,由他亲自指点你。即使你尝试了这些方法,也因此修行了很久,但对自己所体悟的“疑惑”始终无法消除,那么你也要去找一个明白人给你印证一下。祈祷诸佛帮助你一切顺利。


1,从外界的虚空进入

  当你外观虚空时,而心这时已无妄念起动之残余,你又再观自心时,亦无妄念起动之起动者,那么,无染的心性清净而光明,这就是你的本觉光明空寂之法身,好似无云晴空升起的太阳,虽无形相却能明确的知道,对于此义悟与不悟差别极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莲花生大师《直指觉性赤见自解》  

 

  直接去看或感觉面前的虚空……

  “当你外观虚空之时”,此时你要直接去看面前的虚空,无论你正在哪里,路上、静室中、或者山林中,你要“直接去看虚空”若你看到了,心会一瞬间变得安静,仿佛杂念少了一点点(无妄念启动之残余)。有时,此刻你会忽然发现在看见虚空的同时,心从外界收了回来,心忽然一瞬间仿佛回到了身体之内。或者是其他的细微感觉,每个人的感觉不一定一样,描述出来千差万别,总之只要有所不同,即为有所收获。

  或者你在此时,观察虚空不仅仅在面前,虚空也延伸到身体之内,身体内也是空的,原来那个产生妄念的地方,并没有一个“我”在那里启动妄念,这即是“无妄念之启动者”,证明你体验到的标志就是,虚空被觉察到了,虚空不但在面前地方,也延伸到身体之内,弥漫在无限的地方,没有哪里不存在虚空……你就获取了这个方法的内涵。

  如果你还是没有体会,那么当下,看着键盘(书本或手机,任何刚好能看见的物体),把注意力从键盘上移开,而集中在,自己和键盘这段距离的中点上……

  只需要保持这个心境,不断的尝试这个方法,让这个觉知到虚空的感觉越来越稳固。用终生的时间,这样来修习。

 

2,从内在的虚空进入

  身如中空之竹无实质,心与虚空体性同,非为意念而设

  ————《帝洛巴于恒河畔口授那诺巴之大手印教法》  

  感觉身体如竹子那样是中空的……


注意自己的身体,或者低头看着自己的身体,并真实的感觉里面是空的,就象竹筒那样……

  如果你没有感觉到,可以去“特意”感觉,当你特意去感觉的时候,并不影响你进入无为,因为你在“有为”这个错误的轨道太久,已经习惯“有为”,甚至“有为造作”得那么自然,为了回到“无为”,那么你得“特意”去做。所以特意是需要的。

  此时,或者整个身体就像个薄薄的一层躯壳,在感觉到里面是空的时候,忽然也觉得竹子的外壳也模糊 ,因为虚空穿过了这个躯壳,内里的空,和外界的空,并没有被身体这个躯壳隔离,这个躯壳其实也是虚空的一部分,是没有实质的,如影子或者彩虹那样的。如果身体的躯壳是实有的,虚空为何能畅通无阻的穿过它呢?这即是“无实质”。

  在刚开始阶段,人们最多只能注意到里面是空的,没有精力去留意内外的虚空是一体的,这时只专注感觉内里是空的,其他的一律不管,这样持续练习几个月,或者一年的时候,你大约就对后面的意思很容易悟到。修行是有渐次的,先稳固内里的空,剩余的自然发生。

  “非为意念而设”,这句意思是指,是去感觉,而不是去想,想就是意念,去感觉时则不是意念。这个感觉是个动词。

  想和感觉是有区别的,你可以想自己有三只手,那第三只手就是完全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,但原来的两只手是存在的,虚空不是因为你想才有,虚空一直存在这里,虚空不是第三只手。

  感觉自己的身体是中空的,而不是“想”有另外一个自己象竹子的外观,也不需要长出叶子,当你试图长出叶子,就是完全陷入妄想之中了。

  这个方法的要点是,要感觉到身体里面的空,躯壳和竹子的样子是次要的,所以也可以用瓶子,或者水桶代替。凡是中空之物,都可以拿来比喻。

  实际上,人们的身体本来就是空的,虽然本来就是空的,却极少有人去留意里面的“空”,留意和不留意,有差别的,如莲花生大师说,这个“差别极大”。

  很多人在尝试这个方法时,不确定自己体验的对不对,所以常常会先问别人有什么感觉,这是一种疑惑的表现,不管别人有什么感觉,只管自己感觉里面是空的,你的感觉属于你自己。

  无论在感觉时,身体忽然变得轻了一点,或者变得重了一点,或者踏实了一点,或者安静了一点,忽然有一丝喜悦,清明,或者眼睛似乎亮了一点,或者是眼睛模糊了一点,等等等等,都是正确的,千奇百怪的描述都有,每个人不一样,但只要感觉到里面是空的,就足够了。

  重复和频繁的做这个方法,可以终生这样修行,即使开始似乎没有任何进步,继续特意去做,也会偶尔在某个时刻,可能会忽然领悟,领悟从来都是不邀自来,你只需以“中空之竹”而练习。

 

3,从视觉进入

  见见之时,见非是见

       ——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

 

  当看见自己在看时,原来的那个看,就不是真正的看……

  什么是“原来的看”? 不修行的人在看时,把所有的精力全部倾注给了外界的事物。把“谁”在看,和“正在看”这个事实忽略了。

  我们的视觉包含三部分,当视觉这个功能被使用的时候,有三部分,分别是,看者、看、看见的事物。

  现在我们应该同时注意到这三者。在这段经文里面,提示要“看见自己的看”,看就象一个动作,就象你可以看见自己走路,看见自己吃饭,同样也可以看见自己“在看”。

  当“看”被看见的时候,人会忽然进入一种有趣的现象,会有一些宁静,清晰,或者其他你无法描述的异样。这就是进入了观照。进入了一种“照”见的状态。心经里说,这样可以发现五蕴皆空。

  为何是“照”呢,看见自己在看时,看,本身就是空的,虽然正在看,但你找不到具体的看在哪里,人的心此时清澈如镜子,杂念忽然一瞬间减少或消失。不再对外界的所见之物,动念去辨别思维,只是直观的去反射。和镜子完全一样。所以比喻为镜子的照。

  谁在看、看、所见之物,这三者会同时出现,你第一次注意到,原来有个“看者”正在这里看……而“看”这个现象,也确实正在发生,外界的事物正在视野里,虽然没有着力,但都被看见了,没有从视野中消失……

  这就是一种很明了的状态,若三者同时存在时,你会发现看者是空的,就象你往镜子里面去寻找镜子,其实没有另外一个镜子。镜子是空的,但空而存在。“看”正在发生着,看本身也是空的,仅仅象光,光就是空的。这就是一种观照的境界,这就是传说中的观照。看本身也是没有具体形象的,明而空,所见的事物不知为何变得虚幻了……三者皆空!

  当你看时,则这样去看,观照的去看,这样你原来那种世俗的执着之“看”就被打破了,旧世界被打破,“见非是见”就是说原来那个见是虚假的错误的见。现在应该如是见……

  此时你象一个旁观者。这个方法,还可以延伸为,觉自己的觉,听自己的听……实修者自己去体会。

 

4,从万物的缝隙处进入

  前方左右并排的两个物体,两栋楼房,两棵树,两个家具,凡是有空隙之处,凝视这个空隙……

  看着任意物体之间的缝隙,即不注意左边的,也不注意右边的,又仿佛同时看见了两者,在此刻,人的心,也会有片刻的宁静。

  如果你看左边的物体,眼珠会往左边移动,当又看右边的物体时,眼珠会往右边移动,即使我们的头没有动,会发现,随着注意力的移动,导致眼球转动,甚至在想象外星球时,眼珠也会不停移动。眼球会随念头移动,可是极少有人留意眼珠随念头而动的现象。看着缝隙时,眼珠保持不动。

  凝视,两物体的中间,那个虚空的部分,即不在左,又不在右,眼珠不动,我们会在此时感觉到有一丝宁静。

  同样的方式,你可以凝视天地之间,即不注意天空,也不注意大地,只是注意天和地的之间,空空的部分,这时候心会进入一种境界中。有时你会感觉自己是渺小的,自己的躯体只是所见广大虚空的一部分,一刹那融入了广大虚空中,也可以特意把自己融入进去,又有时,你感觉自己心是巨大的,把天地都包容在里面了。

  帝洛巴说:放眼广大之虚空,中、边之定见不攻自破。

  为何我们天天抬头看天空,一直没有领悟呢?人们的潜意识里,误以为天空是实有且有形,就象一个蓝色屋顶,在脑子里已经形成一个概念,尤其那个蓝色或者乌云时迷惑了大家,如果抛弃了天空是实际有的这个概念,若你侧重看“空隙”,凝视天空的无限……则顷刻领悟。

  在某些特别的地方,这个方法会变得容易,比如,你在山顶,面对空阔的山谷……在高层楼房的窗前面对城市……在大海边,或在草原上,体会这个方法,所有的人都会进入这个境界,只是有一些人把握不住,不知道如何把握,但即使他没有把握,也会为这个心境带来的美感迷恋,这就是人们喜欢旅游的原因,这个广阔的虚空,给了你心灵深处的触动。 

  我们看见什么,心已经是那样,外界是心的投射,当我们看见缝隙之空,心也同时空了。内在空了,是所有窍诀的要点。也是修行的起点。

  

5,从视野的边沿进入

    看着视野的边沿,同时看见视野的左右上下…… 

  头脑的精力只能集中一点,所以科学只能对“一个”领域研究,无法了知其他领域,但心(本心或心性)的精力,却可以同时关注多个点。一心不可二用,这个心的意思是头脑,是指思想,你在想某一个事情的时候,无法再想另一件事情。你必须停止现在这个念头,才能开始另一个念头。

  明心见性的“心”的意思,却是指心性,本心,是指空性。心是一个多义字,在不同的地方,其意义不同。

  你可以看着视野的边沿,能见的范围,和不能见的范围,有一个分界线,看着这个分界线处,记住是同时看见上下左右的边沿,视野之内都是所见,视野之外,就看不见了。但现在我们只是看着这个分界线,并同时看着上下左右的分界线,注意力在分界线上,不要注意视野里任何的景物。此时你的心会找到一种状态。

  此时所有视野里的景物,虽然存在但不重要了,这就是类似“视而不见”。现在的看,变成一个单纯的看。非常的单纯就象婴儿。就出现了“无所住”的状态。视野里所见到一切,都没有被着意。没有住在任何一处,所有物体似乎平等无二,没有重要和次要,也没有好坏之分。

  但在开始,你试图看清某个物体时,通常会失去无所住的状态,这是初修时的现象,但如此久久修行,犹如慧能隐居在猎人之中,最终认真去看某个物体时依然能无所住。这就是一种定力。

  金刚经里说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……

  头脑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,但心性,却可以同时关注多点,可以一心多用,这是心的能力……当我们去特意关注多个点,“同时”地去关注,头脑此时就失去了作用,而本心就不得不显现。

 

6,从听觉进入……

  找一个声音,倾听这个声音,只是单纯的听……

  只这样单纯的听的时候,保留这个倾听的动作,而忘记声音。此时会忽然变得安静,听但忽略那个声音,只是停留在这个倾听的动作。

  不去留意所听见的什么,但听的动作还在,和视觉是类似的,我们在听的时候,也有三者存在,听者、听、听见的声音,如果我们能区分这三者,就会变得智慧,能听见的声音,是外物,它吸引我们的注意力,让我们远离了本心,而停留在外,变得攀缘和贪婪。执着外界所见和所听,就是贪婪,贪婪总是往外。

  那么在听的时候,此刻,我们尝试不去留意声音,只是保持这个听的动作,留意这个听,正在发生,此情此境,正是一种觉的状态,如果此时,又观照了一下内在,是谁在听,这就是一个完美的领悟,当你知道是谁在听,也同样会知道念佛的是谁,禅宗公案的很多案例,都是从这个入手让人领悟。

  三者被你分的很清楚的时候,听者、听、和所听见的声音,三者同在的时候,这就是你的三轮体空,三者都是空的,声音是空的吗?声音的实体在哪里?你从哪里能抓出一个声音出来?找不到,抓不住,忽然而来,又忽然而去,只是因缘起落,似乎没有留下任何踪影,感悟这种如海市蜃楼一般的品质。

  听,这个现象正在发生,你如何寻找到“听”在哪里,若在,听所在的具体位置在哪,聋子也会在听,听也会发生,只是聋子听见的是“无声音”,他听见的,是一个“听不见”。他听了,聋子其实听了,所以才没有听到,不然他怎么知道自己听不见?听到,或者听不到,是一个结果,但听是可以发生的。

  同样的,一个瞎子并不是不能看,他可以看,只是看不见,他看见一个“黑暗”,其实他是可以看见的,但他的妄想误以为自己看不见,聋子也是类似的。

  无论有没有耳朵,都不影响去听,听就是一种心境而已,这个听的心境是空而没有实质的。甚至你可以用脚跟听,脚跟可以听吗,你努力去听就是了,听仅仅是一种动作,听这个现象本身,并不关心是否听到。当你关心是否听见什么,很关心看见了什么,心已经攀缘在外。心已经被迷惑了。

  当你舍弃了声音,但又保持在听,顺着听,往内走,去找一个听的源头,听一下是“谁在听”,父母在房间里说话,甚至他们在做饭,我们是可以听出来的,有人在走路,有时还能听出来他们是老年人,还是年轻人在走路,既然我们能听得出,谁在那里做什么,同样你可以听听谁在你的身体里听……既然听正在发生着,那么谁在那里听呢?此时,你会发现,听者是空无的。虽然空无,但不影响听的功能继续发生。这就是奇妙所在。

 

7,从倾听寂静进入……

  倾听寂静,这个方法是先找到一个声音,然后等这个声音消失之时,继续保持听的动作,继续听着那个声音的“消失之后的寂静”。那么这时你可以找一个木鱼,或者寺院的钟声,或者一段钟声的录音,或者听着闹表之间的滴答声,这些声音都可以帮到你,从连续发出的声音之间,有一个空隙,那个空隙就是寂静,在听到这个寂静的时候,人的心也寂静了,有声音时,会住于声音,声音消失之后,人们则无法住于声音,而这时,就强迫自己进入了“不住声音”的听……

  不但要听见声音,还要听见声音之间的空隙,两者都要听到。

  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,被叫做,“闻所闻尽,尽闻不住”,“闻所”,就是指声音,外界的声音被称为“所”,闻所闻尽,就是听那个声音的尽头,听那个声音的消失,尽闻不住,可以翻译成,“所有听见的,都不留意”,也可以翻译成,“听见声音和声音过后的寂静都不留意”……

  当外界的声音和寂静,都不留意的时候,此时就剩下单纯的觉……所以后面就说“觉所觉空,空所空灭”……单纯的觉,并不是终极,觉,只是报身,谁在觉,才是终极,最美的耳根圆通章,是这样描述的。

 

8,从倾听犹如海潮的沙沙声进入……

  在比较安静之处,当声音“忽然”很少,环境比较安静的时候,人的听觉里,会传来一个细微的“沙沙”声,持续不断,犹如音箱里的通电时的背景噪声,或者像夏天的蝉鸣,又像是海潮的声音,没有节奏,持续不断。

  在寂静的环境里,容易出现这个声音,嘈杂的环境里则比较难,睡前熄灯之后的一瞬间,比较容易听见……

  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历中,多次的听到过,但因为能听见这个声音,只是偶尔的因缘才被发现,所以极少有人留意,更不懂得可以利用这个现象修行。一旦你听见了,并懂得在什么情境下能听见。一直听,持续的听,行住坐卧中保持。心越来越静。

  有人称呼这个声音叫天籁之音,但“海潮音”的描述是更确切的,这个声音只是个手段,在听见这个沙沙声之时,“反闻闻自性”,即去听一下,是谁在听这个沙沙声。

  听者具体在哪里……

  谁在听?有一个具体在“我”在里面听吗?

  如此,通常你会发现“无我”的境界一瞬间现前。

  实际上,这是很容易的。因为这个寂静时才听见的沙沙声给你做了铺垫。让我们做好了准备。

  当在禅坐的时候,有人会感觉声音在打扰到自己禅修,这是住于“声音之相”的现象,此时则要感觉这个声音穿过了身体,并没有在身体里停留,声音穿过身体而自行远去,和我无关。这样就会超越声音的干扰,也很容易在瞬间感悟到“诸法无我”。

  人们被声音打扰的原因是,他误以为声音是直冲自己来的,又误以为声音进入身体停留在那里,其实不是,声音只是过客,路过而已。

  声音是弥漫的,整个虚空里都充满了声音,声音不是一条线,不是专门冲某人而来,它是一个波浪,弥漫过去就自然消散。

 

9,从呼和吸之间进入……

  觉知呼吸的空隙,在呼吸之间,有一个细微的停顿,当我们留意这个空隙的时候,人会忽然有一丝宁静……

 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留意这个空隙,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空隙的存在。即使很多人“知道”这个空隙的存在,也没有“感受”过。因为知道和感受,完全不一样,“知道”只是一个概念,而“感受”是真实的动态经历。

  佛陀说,生命只在呼吸之间,那么一个呼吸就是你生命的浓缩,吸气时,就是生,呼气时就是死亡,一个完整的呼吸,就代表你完整的人生,你懂得体会一个呼吸,就能懂得如何体会整个人生。

 当你仔细觉知吸气过程,就是在体会“活着”的感觉,当你仔细体会呼气过程,就是体会“死亡”的感觉,这是完全对应的。那么呼吸之间的空隙呢,即不是生,也不是死,这个空隙,就是“非生非死”,也就是说,你想体会“非生非死”的感觉,就体会这个空隙。这是一种超越。

  而且在呼吸之间,你有两个空隙,一个空隙是,“吸进之后还没有呼出之前”这个空隙,能为你显现“药师佛的佛性”所以是东方佛,就象太阳升起的方位。这里能令你长寿,名利都可以拥有,充满而不动,一切活着时能拥有的品质,都可以由此引发。

  另一个空隙是“呼出之后还没有吸进之前”……这个消失之后的空隙,能为你显现“阿弥陀佛的佛性”,就象夕阳西下。属于西方佛。一切死亡之后能拥有的品质,都会由此引发,寂静而安详,这是你死亡的归宿。能停留在此,安住在这个境界,你则永脱轮回之苦,不会再进入轮回。

  佛性都是一样的,这里解说为药师佛和阿弥陀佛,是为了让你区分这个作用。

  有一点需要说明,空隙和呼吸完全没有冲突,空隙为你显现了空寂的境界之后,呼吸被包含在这个空寂之内,空隙是母亲,呼吸是两个孩子,孩子出来玩耍的时候,母亲在后面看着他们。母亲永远不动,任意孩子玩耍。换句话说,一旦你体会到这个空隙,这个空隙也延伸到呼吸的里面,“空”贯穿到整个呼吸里面……

  这是如何发生的呢,一旦你体会到了这个空隙,产生了一种宁静,然后这个宁静会持续,呼吸又开始时,宁静并没有消失,宁静和呼吸同时运作,通过空隙,你把宁静找出来,然后宁静开始伴随你一起呼吸。这就是实际情况发生的。呼吸不需要刻意停止,以自然的呼吸节奏,只是在细微的空隙处,留意那一瞬间。

  当你无力辨别这些细微之处的描述,总的原则是,你如果在空隙处,感觉到一丝宁静,保持这个宁静就足够了,呼吸照常进行。 当宁静丢失之时,继续觉知这个缝隙……

  类似的,还可以觉知,鼻孔附近,人中穴上方,气息出入所经过的虚空,注意,觉知虚空,并不是觉知气,呼吸的气是有形的,而虚空无形,其差别细微,不要混淆。

 

10,从深呼吸的“空”进入……

  有一些情况下,人应该做深呼吸,或称为腹式呼吸,禅坐的时候感觉胸闷时,或身体比较虚弱的人,经常感觉到紧张和恐惧的人,总是注意到呼吸的人,失眠的人,高血压的人,都需要深呼吸。

  深呼吸的正确方法,是吸气的时候小腹鼓起,呼气的时候自然放松下去就足够了。按照这个节奏去呼吸,除此以外,那些所谓逆腹式呼吸是错误的。 男子仅仅是小腹起伏,女子有所不同的地方,是胸部和小腹一并起伏,所以女子的方式也叫胸腹式,这样对她是最自然的。女子在练习的时候,也是练习小腹的起伏,但很自然的胸部会随之一起,甚至整个身体仿佛都在呼吸。

  很多人无法体会到深呼吸方式,那是因为紧张的习惯导致的,体会不到时,可以将手放在小腹上,先从呼气开始,呼气时用手把小腹按下去,然后吸气时松手,要明显的感觉到小腹在动,这样一下一下的专门练习。深呼吸的时候,肩膀不用动,当肩膀特别用力的时候,那可能刚好是不对的。只是小腹用力。这样会很放松。

  一旦学会了,持续地练习,一般经过三个月到六个月,或者比较慢一些的一年左右的时间,深呼吸养成了习惯,无需特意,从此之后,将永远保持深呼吸的方式,彻底丢弃仅仅胸式的呼吸。深呼吸和你融为一体。

  这样就回归了婴儿时期的呼吸方式,婴儿时期的那种信任、单纯、无忧无虑也会逐渐返回。吸气到达小腹,这个路程比原来要长,呼吸的时间也自然的延长,但不需要特意延长,寿命即因此而延长。

  当深深的吸入时,要感觉身体里面是空的,男子至少要感觉到小腹是空的,女子则很容易的感觉到胸部或全身都是空的。如果觉察细微,会发现整个身体随着吸入而膨大,实际上此刻,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气,身体此时就象一个气球,空空的……就这样觉知这个内里的虚空。

  呼气时,全身的浊气被排出去了,坏的情绪也可以随呼气被扔出去,就象家具都被搬走了,现在只剩下空空的房间,此时你要觉知呼出去后的虚空。这样一呼一吸之间,至少能觉知两次虚空……

  如此久久练习,呼吸在,修行就在,简单而易行,融入生活……

 

  或从“梵穴出入的呼吸”进入……

  在深呼吸的前提下,吸气时,感觉气从头顶正中的梵穴(或者称为百会穴)灌入,一直深入到小腹部,呼气时感觉气从头顶正中梵穴出去,回到头顶上方的虚空之中……

  对懂得深呼吸的人,是非常容易的,头顶正中的梵穴,是气息出入的门。虽然这是个想象(同时并感觉),因为实际上呼吸从鼻子出入,但这个想象能带给人一些不同的感觉。

  或也可以吸气时,从鼻子进入,而呼气时,想象是从头顶梵穴出去。

  这个方法适合抽烟的人,也可以用来戒烟。当吸烟时,感觉是烟是从鼻子吸入,吸的时候,要感觉烟充满了全身,到达了小腹部,而吐出去时,要观想烟从头顶梵穴出去……

  人们迷恋吸烟的原因,仅仅是吸烟象深呼吸,所以吸烟看起来让人变得安静,其实那是个欺骗,并不是烟让你安静,是因为吸烟时,你会深深的吸一口,这种深深吸入的动作,让你变得安静和满足。每当人们烦躁焦虑情绪不佳时,人就会想起烟,而人们的生活中,有那么多烦恼,烟就成了一种上瘾的东西,一旦你明白了这个原理,那么抽烟是不需要的,可以立刻抛弃它,当你想吸烟时,只是深呼吸,深深的吸一口,然后全然的吐出去,这样反复练习,和抽烟的效果是一样的。

  这样呼吸的时候,可能头顶会出现涨麻或轻微的疼,那是正常的反应,当这样的反应出现时,只需要更多和更专注小腹就可以了。

  还可以延伸这个方法,吸气时,到达小腹部并感觉气充满全身,也到达了脚后跟(庄子所说呼吸至踵),呼气时感觉气到达头顶上空至少一肘的高度。 如果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,感觉到宁静、喜悦、或仿佛跳出了身体(能旁观身体那样),安住在这个宁静,喜悦或空的感受中……

 

11,从中脉进入

  感觉一根透明的中脉……

  在身体的正中间,想象(并同时感觉)一根中空透明的管子,粗细如筷子,笔直,在身体的正中,管子的下端在肚脐下四指处,下口是封闭的,上端则开口在头顶的正中梵穴……

  万物都有一个轴心,那么这个中脉,就是生命的中心,远离造作的自然纯真。一旦人们回到生命的中心,反而不会丢失原来的一切,相反,是两者都拥有了,更加丰富。

  正象拉磨的驴子,在原地打转,它必须被蒙上眼睛,不然它就会停止,如果它看见自己是正围绕磨盘这个中心旋转,它觉得好无意义而停止,同样的,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轴心,就会停止对轮回的努力,轮回会自己停止运作,轮回就是那个被蒙住眼睛的驴子,总是这样无聊的轮转……

  多数修行的方式是靠突然的领悟,但中脉却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,按照程序的,一步步发生……那些从其他方式无法入门的人,可以选取这个中脉的方法。因为人体本身就是六道轮回的缩影,所以身体中包含六道之门,中脉的下端是封口,这可以保证你不会漏掉,不会遗落在三恶道里面,上端开口在梵穴头顶,梵穴是通往解脱之门……

  先在静坐中专心观想,然后尝试在行住坐卧中保持……

 

 

12,从咒语进入

  嗡阿吽,这个三字咒,所包含的意义非常广,但基本的用途,能令你进入自己的本性之中。对修行来说,见到本性,比见到一个带着光明的佛站在你的面前更有意义。

  嗡……当你发出嗡这个音,仔细体会那个感觉,仿佛是往内收了一下,我们的心,会从外界收回,开始关注自己……这个音,有一种往内收的力量,虽然很细微,但你体会,是会发现的。此时,你则不会再关注外界。嗡这个音具有比较强的震动,因为显然这个音来自鼻腔的共鸣,任何声音都是一种震动,那么同样发这个音时,体会全身都在震动。这个震动是真实发生的,你可以用科学的仪器测定,当你发出嗡,你的身体具有了一种更强的震动能量。虽然所有的声音都是震动,但嗡这个震动让你回归内在,此时你已经回来了。

  阿……这个音,相对刚才那个嗡,似乎没有那么往内收,反而往外扩展了一下,会让你感觉到仿佛空了,仔细体会这个声音的震动带给你的感觉。象是安住或停留,有一种空的品质显现出来。似乎能充满全身。

  吽……这个音,静坐在那里,发一下吽这个音,仿佛这个声音要逃出体外,看是否有类似的区别。这个音,仿佛溢出到了身体的外面,如果此时阿的感觉还在,那么吽会带着“阿这个音”的感觉去看外界的万物,万物和你的身体内在,具有相同的品质,外物也都空了。

  纵然你不明白这个音的意义,那么你持续不断的念,这个作用会被积累起来,当这个被积累的作用到达足够的程度,你则能注意到,究竟咒语带给你了什么。本心会最终显现,当本性显现时,才是咒语的真正意义。

  这样三个字,会带你进入三种微细的感觉,从开始往内,觉察里面的本质,然后带你走出身体,感觉到万物也是本心,万物并不是令迷失的场所,而是如你的内在是一样的纯净无染……

  任何咒语,基本都以嗡字开头,那是有意义的,那个意义就是,你要收摄自己的心,回归到本性之中,然后咒语就可以开始……这是你念诵任何咒语的时候需要具备的。

  当念诵一个长的咒语的时候,则把整个咒语,只感觉成一个“嗡——”音,那么此时就不留意咒语的内容,只是感觉整篇咒语,就是一个长长的嗡,如果进入嘈杂的环境里时,也感觉嘈杂的嗡嗡声,就是嗡这个音……这样可以把任何声音转成嗡而进入本心……

  同样的,继续延伸这个方法,把山河大地,都感觉成咒语的震动,因为科学家们也曾经说,万物都具有震动的频率,那么显然山河大地一切万物,无不在震动的波当中,要把这个震动,感觉成,就是一个嗡……

  这样体会咒语,就不需要追逐念诵的数量,品质是更重要的。当品质已经具备时,念诵的数量才是可选的方式。

 

 

13,从转经筒进入  

  有一些工具有奇妙的作用,转经筒是其中之一。

  假如你有一个转经筒,或者你打算尝试用转经筒试试修行的效果,那么你要摇起你的转经筒,就象西藏的那些虔诚的老太太,转经筒顺时钟的旋转……那不是去超度外界,是超度你自己,所以不要开始就执着地看着外界,而是对着自己的心转动。

  当转经筒转动的时候,有什么感觉吗,观察自己的身体……

  当我们摇动一个转经筒的时候,要感觉自己的身体内部,同样也有无形的转经筒,随着手里的转经筒一起在转动……外界的转经筒,引发内里的转经筒转动,很奇妙,你会在身体里自动显现一个中心,就象所有的龙卷风都有一个中心,台风的中心具有强大的力量,心的转经筒也是……

  当感觉到内心也在如此转动之时,那个轴心也随之出现,轴心显现的时候,空空的感觉出现了,那就是大藏经的内涵。自己和转经筒仿佛融为一体,目光即不完全在转经筒上,也不完全在自己身上,而是两者同在,这样无法分别出彼此。

  顺时针的转动,会让能量往上移动,增长,上升,清轻,空洞的效果,而具有喜悦。逆时针的则是相反,会导致沉重,坠落,和坏灭,而变得烦恼。

  那么就这样不停的转动,让你的“中心”持续出现,最终转经筒带你到达永恒的层面。

  当空性显现的非常坚固,当感觉自己和转经筒一体没有分别时,那么此时可以把外界的一切事物,也转成如自己一样的清澈。敲木鱼或撞钟,和此完全类似。

  

14,从“注意力的变换”中进入

  从两只手开始,一步步,将意识引导进入内在的中心……

  做这样的一个练习:伸出自己的两只手,自然放松,先把注意力放在“左手”上,注意左手。这时候比较一下两只手的感觉,会发现“左手”仿佛和右手不同了。被注意的左手,会明显重一些,或更温暖,总之有细微的一点点区别。

  然后,再把注意力换在“右手”上,再比较一下两只手,通常会发现,刚才在左手的感觉,移动到右手上来了。

  同样的方法,此时注意自己的身体“内在”,有意识感觉一下身体里面。同时觉知到身体里面是空的……

  若暂时不能感觉是空的时,只安住在内在就足够了。女子去注意胸部,男子则可以注意小腹部……女子在注意到内在时会安详具有爱心,男子则变得放松而坚定。但最终应该是感觉身体是空的。

  然后要想方设法让自己一直保持在这个注意着内在的感觉里,延续到行住坐卧中。

  因为忙碌,或者烦恼的情绪,这个“进入内在”的感觉消失时,继续从两只手开始寻找,一步步的进入……

 

 

15,从觉知欲望中进入

  在欲望中丢下目标……

  欲望是一座桥梁,它让你通往外界的某个地方,在欲望中,丢下目标,只觉知那个欲望带给自己的感觉……

  欲望对人有极大的影响力,它带给你的折腾是无穷尽的,要想在欲望中觉醒是很难的,除非你把这三者弄清楚。在欲望的过程中,存在三者需要注意,第一欲望者、第二欲望本身、第三所欲望的事物。

  人们知道欲望的危害,却又对它无可奈何,即使你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,可是不由自主,还是被它所牵走了。

  欲望者,是那个发出欲望的源头,是谁发出来欲望?这是极少被察觉到的,一旦能觉察到,欲望会立刻被转化。就象河流有一个源头,那么欲望也一定有一个源头,顺着欲望的来源,看它出自哪里……

  第二欲望本身,这是一种倾向,有一种力量在启动。欲望本身一点也没有危害,这就象,天即将下雨,只是“即将”下雨,这是个欲望,但实际上还没有下雨,地上还是干燥的,虽然乌云已经密布。我很想吃某个东西,很想吃但还没有吃到,“很想”的这种感觉……这是欲望本身。

  欲望仅仅是个类似动作的现象,一旦你了解到欲望本身,觉醒才成为可能。但觉察它也不是容易的,所以当欲望出现时,应该静静的呆着不动,以更好的觉察它。

  欲望带给人一些的感觉,会出现一些压力、紧张或者急躁,身体会出现不同的反应,欲望出现时,感觉也是不一样的,只要注意这个感觉就可以了。

  这样你面对特别爱吃,即将吃到,已摆在面前,却还没有吃,这时候正是欲望显现的时候,这是观察的最佳时机。如果你匆忙的去吃了,会失去觉察的机会。欲望虽然平时就常常有,但却没有人知道欲望究竟是什么样,那么我们就要先看到欲望的真实样子。

  第三“所欲望的事物”,这就是目标,这是相对容易觉察到的,当发现目标时,尝试停留在“欲望”那里。而把所欲望的事物舍弃。丢弃目标,就变成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。欲望不会超出身体的范围,全部发生在身体之内,舍弃目标,觉知欲望带给你的感觉。

  在你很想知道一个问题答案时,人就陷入欲望中,所以禅宗基本就是利用这个,禅师会让你参一个“我是谁”的问题,但你的回答都不对,师父又逼迫你必须弄明白,每天从早到晚,你因为找不到目标,所以就会始终在欲望这个桥上面,师父始终不让你通过这个桥到达目标,你的答案始终不对,你没有办法前行,总有一个时机,你知道什么叫回头是岸。

  这就是禅宗里经常发生的。禅师是指点你到达无欲的专家,他最清楚如何打掉你的目标,让你回头看见源头,见到自己的本性。

  这就是丢弃目标,停留在欲望的桥上,回头看自己的中心……

  一旦看到了本心如虚空,欲望的本质也容易被觉察到,其实欲望的本质是清净的,即使欲望给出的目标,本质依然是清净的,能见到这些,需要从中心往外看。

  舍弃了目标,人开始学会享受过程,过程的体验是更有意义的,人生也是如此,不要匆忙的奔向终点,不要对终点的到达急躁,远处的终点其实并不存在,那只是个妄想,真正的终点就是当下,一切本来圆满无缺。

  尝试去分辨和觉知具体的欲望是什么……

 

16,从念头之间的空隙进入

  看自己的念头,在念头的来去之间,有一个缝隙,留意这个缝隙……

  或旁观着念头,保持和念头的分离……

  看念头的缝隙,人自然会变得无念,这比看念头本身要好,很多人误以为看着念头就是修行,发现恶念就及时纠正,这样反而陷入念头的漩涡,你用一个念头去纠正另一个,就象派一个贼去抓外的贼,最终还是留下一个贼,会因此陷入混乱。

  看着念头之间的缝隙时,你会发现没有“一个实体的看者”存在。看者是空无的。无念而明了。

  念头是容易看见的,但念头的缝隙不易察觉,那么看见念头的时候,心不住在念头上,只是利用念头作为对境,跳出来旁观,要把自己和念头完全的分开,念头是念头,看者是看者,两者截然不同。虽然看着念头,但忽略它,而侧重在谁在看……

  很多人把观心,理解为盯住念头,这是错误的。观心的意思是,观见本心,若注意力若全部在念头上,那和看着金钱没有不同。念头仅仅是个跳板,通过念头,找到看者,并立于旁观的角度。看者空洞了然,如镜之心,就显现出来。

  念头就象白云,来来去去,象天空那样的看着它们……

  看着念头的缝隙,或成为旁观者,并不是停止念头的意思,只是看着,不做停止的努力,如它自己停止,那就随它,如果它没有停止,那就只是看着。只是看着,就是个窍诀。这就是“念起不随”的意思。

 

 

17,从头顶上空的莲花进入

  感觉自己的头顶上空,一肘高的地方,有一朵白色的莲花……

  虽然这是一朵白色的莲花,但莲花的样子和颜色不是很重要的,那只是个引导,目的是让人的意识超越身体,到达头顶上空。

  如果你无法感觉出一朵清晰的莲花,模糊的也就足够了,在感觉这朵莲花的时候,确切的说,当人的觉知到达这个高度的时候,人的心,会在此刻变得平静、喜悦、清明、无欲和无念。

  因为身体是六道轮回的缩影,无始劫以来,人们流浪在生死之中,从没有超越过身体,无论在哪一道里,都有身体。而头顶上空这个莲花的位置,能轻易感觉到仿佛在旁观着身体。

  人的上半身是三善道的缩影,所以在人间,人的能量保持在头部附近的时候,就变得理智,清晰和具有整体感。当能量在下半身的时候,则多情、重欲、容易分裂和失控。

  在人们的情绪中,贪婪,嗔怒,和愚痴是往下移动的能量。反之,满足、平静和觉知,是往上的能量。当能量足够高,超出头顶时,痛苦和快乐一起超越,那是净土之乐。

  轮回的六道,其实是六个不同的梦,这六个不同的梦,对应身体六个不同位置,依照高度不同而变化,可以从人们平时的梦里得到投射,比如人在坠落悬崖(脚部)、梦见奔跑、陷入泥沼(腿部动作)、性行为(腰部),那说明能量正在下面。

  当梦见飞行(肩膀或喉咙附近),或梦见光明(眼睛附近),则能量超越了肩膀之上。当梦见念佛、梦见佛像或强烈光明的时候,人则会醒来。

  当梦见往下的台阶或正在下山,梦境可能就会转坏。当你梦见正在上山或者往上的台阶,梦境不一会儿就会转好。其梦见的原理都在于意识正在不同的高度而且可以变化移动。情绪也随之波动,往上时则自信和喜悦,往下时则嗔怒和自卑,这是个和情绪有关系的方法。

  头顶上空,一肘高的地方,这里远离“性欲”的区域,所以容易超越情欲。所以人在受到性欲的强烈干扰时,努力去想这朵白色莲花,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。常常感觉这样一朵莲花,则情欲不起,贪欲逐渐消失。轮回之根也可以断掉。

  这是个很容易的方法,多数人可以做到,用其他方法不得门而入时,用这样一朵白色莲花,到达喜悦、无念而清明的心境,成为六道轮回的旁观者。

 

18,从如影之身体进入

  在有阳光或灯光的地方,感觉自己的身体是透明的,光似乎透过了身体……

  在有风的地方,感觉身体是虚无的,风似乎能直接吹过去……

  当这样感觉的时候,身体好像果然真的虚无了,至少会有一些细微的感觉出现。

  想象仅仅作为引导是允许的,但实修并不是想象。人们无法用想象来修行,而这个方便的“引导”,却不要丢弃。在佛经里有大量的关于观想的方法,每个方法的本意,都是如此,如果你观想自己是一尊千手观音,观想自己有一千只手的时候,你会发现,其实那是引导你“遍满虚空”。一种充满虚空的感觉会到来。

  观想(或称为想象,因为很多人对观想的意义,不知所云)实际上是想象时同时感觉,更深的观想是“空着去想”,但因为能“空着去想”的人实在太少,那我们暂且只是“想象时同时感觉”就行。如果仅仅是想象,没有去感觉,那就是个纯粹的妄想。

  通过感觉身体是虚无不实的,风或光能透过,心境随之变化,持续的保持,一个曾经被忽略的世界被你发现,“虚无的部分”开始被注意到,此时你可以比较“物质和虚空的区别”,只有当你同时看见“空”和“物质”两者,才能比较,在比较之时,就有机会了解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的真实含义。

  如果你没有同时看见“空和物质”两者,虽然嘴上说的是空不异色,也和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毫无关系。

  实际上,如果我们深入分析,发现身体本是微尘的聚集,因为科学已经看到,身体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,而细胞又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,每一个细胞都在自己的新陈代谢之中,刹那刹那地变化生灭。至少身体不是我们粗看的样子,因为这只是个表相或幻象。深入的去看,更容易了解本质。

  同样,感觉光或者风能透过万物……

 

 

19,从感受处进入

  循着身体的任何一个感觉,让这个感觉充满全身,当闻到气味,品尝到味道,冷暖或情绪产生的觉受时,让感觉充满全身。

  充满全身,就是让这个感觉弥漫,观察象一下烟雾如何弥漫在房间,让感觉也这样充满在全身,往上到达头发,往下到达了脚跟。

 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充满全身,那么就只是“同时感觉到全身”就行,或者只是同时感觉到头顶和脚,就足够了。

  在烦恼时,这个方法是比较有效的。很多人会误以为,让烦恼充满全身,烦恼会加重,但实际上却会顷刻消散或淡化。

  孤独,寂寞,悲伤,或疼痛,会因为自我而强烈,当它被充满在全身时,它不作用在某个局部,这就是你踩在一根针上面,会被扎破甚至被穿透,但你踩在并排的一千万个针上面,反而不会受伤。

  你的一个细胞承受这个痛苦时,它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,于是剧烈的反应给你,以提醒你必须关注这个问题,但如果每个细胞都为它承担一部分,全身的百千亿个细胞分担你的痛苦,痛苦就散掉了。

  女子在痛苦时,她们会去寻找一个朋友诉说,诉说之后,忽然她觉得痛苦减轻了。这即是分担的作用。

  若是兴奋、快乐、喜悦或幸福,当这些积极的情绪充满全身,有趣的是,快乐会被加强了。

  喜悦的级别,我们一般可以分为四种,分别是兴奋、快乐、喜悦、爱或幸福。

  兴奋,这是你夺得冠军时的感觉,属于身体层面,一般以动作来表达。快乐,则犹如肌肤碰触时的感觉,比如性行为时,虽然比兴奋好一些,但还是没有离开身体。喜悦,则是平静的,细微而清晰,和身体的关系已经不大,属于纯精神层面的。爱或幸福,则完全无我的时候才会出现,连精神层面也超越了。

  前两者是世俗人追逐的,后两者,则只有实修入门的人,才会出现。在以充满全身的方法修行时,很容易体会到四种喜悦。并会体会到“个体性”似乎在消失,无我或佛性会显现。

  同样,觉受不但可以充满全身,还可以继续往外弥漫在虚空中,此时“虚空”很容易被觉知到……

 

20,从旁观的角度进入

  楞严经里说,色身为第一坚固妄想,那意思是说,身体并不是真正的自己,身体只是自己的一个妄想而已。

  凡是看见的一切,都是外物,我们能看见大树,看见山峦,看见河流,看见房屋,所有能看见的一切都不是自己。

  真正的自己一定不是外物,我们是否可以看见自己的身体呢?试试看……就象很多次的看着别人,现在也尝试这样看着自己,想象自己正站在旁边,看着自己的身体,整个身体可以看见或感知到,很显然,身体是个外物。

  同样的,我们可否看见和感觉到自己的“思想”呢?试试看,查看自己的头脑在思维,很显然,思维可以被感觉到,思想是外物,我们不是思想。

  同样的,我们能看见自己的情绪吗?很明显,当我们喜怒哀乐时,能感觉到那个情绪,于是情绪不是真正的自己。

  如此,像旁观者那样的看,看见什么,就从所见所知的这个外物跳出,现在可以从身体跳出,从思想跳出,从情绪跳出……

  万物的生灭和变化可以被看见或感知到,连“感知”本身也可以被感知到。

  当你跳到无法再跳,即回到本来的自己,当“旁观着自己的旁观”时,到达了一种无法被描述的状态。

  旁观着身体是最容易的,从这里开始,当旁观着身体变得熟练和自如时,可以专门去旁观着思想。旁观着情绪是最难的,情绪的变化,比思想更加细微,而且情绪对人的影响力更大。由此由易到难,逐渐深入。

 

21,从生活中某些特别的片段中进入

  生活中其实曾经有很多次“无念而明了”的瞬间,在无意中摔倒,还没有倒地之时,头脑一片空白,念头停止……

  初学滑冰的人曾经遇到过很多次,每个人的一生中,都遇到过很多次,但他们不知道这是“入道之门”,所以从未注意到。人在无意中滑倒的时候,之后的第一个反应往往会哈哈大笑,那个哈哈大笑其实是因为经历了“空”,空能带给人快乐。

  在忽然被惊吓之时。人的头脑被丢弃了,头脑的反应是比较慢的,本心的反应最快。当头脑来不及反应的时候,本心抛弃了它。头脑被抛弃时,这个瞬间是“无念而空明”。头脑不是生活在未来,就是生活在过去,它从来都不愿意生活在“当下”。惊吓把人带入到当下。

  这种现象,在禅宗里曾经被利用让弟子开悟,德山禅师就是常常在弟子无意时,打弟子一棒子。而临济禅师,则是大喝一声,足以让你愣在那里很长时间。一旦一个弟子被打,然后又认知了这个瞬间,那么这个弟子,就不需要再用棒子,他会主动的进入,并通过保护这个瞬间而修行成功。

  如何抓住和认知这个瞬间,这是修行者所要做的,偶尔有人在回忆的时候,能体会到那种感觉。可以立刻进入这种状态,抛弃头脑,当下觉知,让自己空白……或者在生活中再次遇到惊异时,体会一下,认知这个瞬间。

  多数情况下这个瞬间是无法故意营造的,即使一个禅师也需要看各种因缘,在一个恰当的时机,人才能认识这一切,一个师父的指点是很必要的。

  修行的过程就是尝试认知并学会主动的进入。这个窍门就是跳出头脑,进入当下,不去想过去,一秒钟之前的,都过去了,就不要想了,一秒钟之后的,还没有到来,也不想,只是当下这个瞬间。

  经典里记载某些特别的时刻,本性会显现的,只是显现的时间很短,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无法留意,一个人变得警觉是有意义的,如履薄冰的觉知,能细致的去觉察生活中的每个过程,就有机会认知。

  很多禅师正是从生活中认知一个片段而开悟的,比如,香严智闲禅师因为学了很多书本知识,在跟随师父的20年里,他的头脑纠缠在知识里而没有实际体会,之后因为始终参不透,绝望的独自去行脚,在慧忠禅师道场的遗迹那里种地时,捡起一片瓦片扔出去,正好击中了竹子,发出了清脆的响声,才忽然大悟。

  虚云和尚也是如此,倒茶时,忽然开水烫到手,茶杯一下打落在地上摔碎……

  开悟总是“意外”的,因为“意”(即思想)正是让你错失这个瞬间的罪魁祸首。你要训练自己变得觉知,细心经历每一个片刻。如此生活,则开悟是必然的,因为生活中,你的本性其实常常显现。发生在禅师身上的,迟早会发生在你身上。

  经典中记载有很多时刻本性会显现出来,婴儿时期的纯然状态,醉酒后,昏迷时,惊异时,性高潮时,深度睡眠时,打哈欠时,打喷嚏时,这些时刻本性曾经显现,但人无力觉知到,即使知道这些时刻本性显现,但还是无力觉知到。

歌谣如下:

  婴儿醉后及闷绝,大惊大乐睡眠中

  哈欠喷嚏死时等,明体偶然而显现

  其中,婴儿时,醉后,昏迷时,深度的睡眠中,这些时刻是无法觉知的。性高潮时,人完全被欲望牵引毫无自由,是极难觉知的;死时,如果遇到一个禅师在身边,也许才有希望,可是那不确定,也不能指望。

  现在我们有希望能把握的,只有哈欠、喷嚏、惊异时最有可能,那我们要尝试在这些时刻觉知。

  即使无力觉知,若我们了解了,本性曾经显现,佛性并没有抛弃自己,而且显然本性还会再次显现,仅仅这个概念(知见),也是有助益的。这样你至少认为,认知这个瞬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,之后通过一个“可行的窍诀”来修行。

 

 

返回主页